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行动方案
工作目标
按照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统筹安排、坚持多元共治四项原则。到2022年底,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监管与环境监管联动机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基本满足实际处置需求。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
严格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加大涉危险废物企业规范化管理监督检查力度,每季度分批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规范化监督检查,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急预案、经营许可证、识别标志设置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贮存、利用、处置等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固体废物信息平台管理,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全过程在线监控。加快推进市级危险废物智能化环境监管平台建设,指导推动全市年产生危险废物3吨及以上企业(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对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参与)
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
优化调整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在全市危险废物基础状况详查基础上,全面客观评估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科学研判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短板,以产生、处置量总体匹配为目标,积极推动处置单位技改提升,提档升级,提高废物利用率和安全处置水平,补齐区域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短板。(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强化医疗废物管理责任,落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交接、运送标准规范;严格台账联单管理,规范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促进规范处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建设,每个乡(镇)建立1个(较大的建2个)医疗废物周转站。2022年6月底前,实现医疗废物收集体系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卫生健康、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危险废物应急管控。将涉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纳入应急响应体系,督促指导危险废物相关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防范措施和应急响应预案,加强危险废物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等参与)
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运营能力。生态环境等部门定期发布危险废物相关信息,按照“十四五”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规划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动配置,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健康发展。按照综合利用、焚烧处置、协同处置、填埋处置梯次推进原则,合理核定各类设施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类别,严格控制可焚烧减量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支持铝材加工等产业集中区域,建设除尘灰、铝灰渣和二次铝灰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以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适度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乡和住房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规范危险废物利用。加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环境管理,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使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用途、标准。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工业企业利用危险废物替代生产原料“点对点”定向利用许可证豁免管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企业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一)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应当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措施。(二)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对于发现后能够立即治理的环境安全隐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对于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环境安全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现场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三)储备必要的装备和物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哪些危险废物可资源化利用?
某些废物虽被界定为危险废物,但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例如,含贵金属的电镀污泥、废弃的印刷电路板、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废催化剂、废铅酸电池等等。
这些危险废物在经过熔炼或提纯等工艺,可将提取其中的有价资源。例如,含贵金属的电镀污泥经过脱水、浓缩、熔炼、提纯等工序后,提炼其中的金属;废弃的印刷电路板经过高温冶炼、电解、精炼等工序,可得到金、银、钯、铂、等贵金属;废矿物油和废有机溶剂经过蒸馏和萃取等手段处理后,再利用;不同的废催化剂可经过不同的工艺复活;废铅酸电池可回收再利用其中的铅等等。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需从技术可行、毒物去除、成本降低、产品合格四个方面考虑:
(1)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是可行的;
(2)资源化利用效果比较好,有较强的生命力;
(3)资源化利用所处理的危险废物应尽可能在排放源附近处理利用,以节省危险废物在存储运输等方面的投资;
(4)资源化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因而具有与之竞争的能力。
一、危废焚烧的基本概述
危废焚烧是一种有关固体的废物,有着比较重要的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危废焚烧几乎都有着腐蚀性、毒害性以及放射性,对人们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此外,危废弃物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其性质也是比较复杂的,对社会环境以及人体危害性热别的大。所以,有必要进行加强危废弃物的控制,其中危废焚烧是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回转窑的焚烧也是比较重要的,它们对整体的适应能力以及技术都比较强,能够适合多种焚烧情况[1]。
二、危废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一)危废焚烧主要的技术流程
危废焚烧技术主要涵盖了回转窑焚烧系统、进料系统、余热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着五种,系统流程主要如下图1 所示:
1.png
图1 危废焚烧的技术流程图
(二)危废焚烧主要处理的技术
1、回转窑焚烧。回转窑焚烧内部几乎都是利用耐火较强的材料,并且对危废弃物的适应力也强的材料,其危废弃物焚烧的处理更加的安全、有效。总体来说,回转窑焚烧炉在焚烧中,其温度一般都在850℃或者以上,高可以达到900°,其温度主要是通过燃烧器中的燃料容量而进行控制的。第二燃烧室的主要就是对回转窑内未完全烧尽的颗粒进行加工处理,让它们能够完全的燃烧后再进行排放。此外,第二燃烧室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分离焚烧炉中的烟气,并通过烟气把有害物质进行一系列的分解[2]。
2、余热系统。第二次燃烧室以及急冷塔之间是有一个预热式锅炉的。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收集烟气,是因在危废弃物处理中会产生温度较高的烟气。而且,它也是一种热源,一种资源,把它们进行处理以及回收,能够大大的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对社会经济也会有所提高,降低尾气负荷的处理。
3、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中有许多的内容。在急冷塔应用的过程当中,烟气既能够实现冷却的效果,又能起到除尘的作用。急冷塔底部可排放少量的粉末灰尘。干法除酸就是为在布袋除尘器前烟气管道中放一些有关石灰粉脱酸的反应器,利用这样的方法,石灰粉能够与烟气中酸性气体相互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很多的酸性气体能够被除去。活性炭吸附是在布袋除尘器前设定一些活性炭喷射反应器,并且对粉尘产生一定的吸附效果。在危废焚烧处理系统中,布袋除尘器是佳有利的一个方法,它能够除掉烟气中的有害杂质,而且是尾气处理的主要设备之一。所以,布袋除尘器的设计需要着重的注重。气体通过干法除酸后,并可以直接进入到湿法脱酸塔里面,从而确保深度的脱酸作用[3]。
本次执法检查旨在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坚持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执法检查将紧扣法律制度的执行,问题导向,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执法检查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法律学习宣传普及,配套法规、规划的制定等情况。二是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落实情况;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包装物的设计、制造及回收利用等情况;医疗废物和医疗垃圾处理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及处置管理等情况。三是执法监管及法律责任落实情况。四是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推进法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执法检查组将赴鞍山、辽阳、阜新、朝阳4个市开展检查,同时委托其他10个市人大对本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全省14个市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
推进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的应用;鼓励合理利用劣质原料和工业固废,推进生产环节固废“近零排放”;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研究利用新型墙材隧道窑协同处置建筑废弃物、淤泥和污泥等。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废的绿色生态和低碳水泥。在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基于建筑废弃物生产绿色建材,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以及废旧木制品发展生物质建材。